79年连里要调我去当保管员,我不愿去,指导员:后勤工作也很重要

发布日期:2025-02-05 14:02    点击次数:118

“你以为你顶天立地了?连队少了你还能散伙不成?”指导员盯着我,话里带着笑,语气却不容辩驳。

我愣住了,手里的饭碗差点掉地上。

这话从指导员嘴里说出来,怎么都像是怪话。

说起来,我是真没想到,连里居然要调我去当保管员。

那年是1979年春天,雨刚下过两天,山里的空气湿得像能拧出水来。

我们三排正在坑道里忙着赶工,头顶滴水,脚底泥泞,汗水顺着脖子流进衣领里,混着灰粉糊成一片,浑身上下没一块干净地方。

可我干得起劲。

我喜欢这样的日子,满身泥土,心里踏实。

谁知道,指导员一句话,直接把我从坑道里“拎”了出来。

“国生,连长说了,想让你去当保管员。”

他话音刚落,我手里的饭碗就哐当一声扣在了桌上。

“指导员,我这是哪儿做得不好?您直接说,非得让我去干后勤?”

“你小子脾气咋还这么倔?”

指导员看着我,眼神里又是无奈又是认真。

“国生,你这身子骨不是还没完全恢复吗?坑道的活儿咱不勉强,可后勤工作就不重要了?”

我心里一沉,脸腾地一下烧了起来。

右眼的事儿,一直是我的心病。

四年前那场意外,我永远忘不了。

那时候我们还在另一个工地施工。

坑道里突然发生了塌方,紧接着就是一声爆炸。

等我醒过来的时候,左眼已经废了,右眼也只剩一点模模糊糊的光感。

后来经过好几次手术,右眼的视力勉强恢复到了0.7。

虽然生活能够自理,但当兵的,谁愿意拖连队后腿?

我咬牙切齿地跟自己较劲,一次次顶着压力申请归队。

回到连里后,我拼命想证明自己还能干,坑道施工、体能训练,别人能做到的,我都咬牙坚持。

可谁知道,回到连队没两年,领导竟然又要把我调到后勤。

我心里别提多憋屈了。

晚上躺在床上,翻来覆去睡不着。

耳边全是指导员白天那句话:“国生,后勤工作也很重要。”

重要是重要,可我不想干!

想着想着,眼眶就有点湿了。

我不甘心。

第二天一早,我跑去找连长。

“连长,我身体没问题,坑道的活儿我还能干。”

连长没急着回答,只是点了根烟,深吸一口后才开口。

“国生,身体没问题是一回事,能不能坚持是一回事。你右眼的情况,不适合长时间在坑道里。我和指导员商量过了,后勤的事交给你更合适。”

“可我……”

我话还没说完,连长抬手打断了我。

“国生,你是个明白人。后勤保障做不好,施工怎么办?没水鞋,没施工服,你让大家光着脚干活?这活儿看着轻松,但能做好的人不多。”

我张了张嘴,发现自己竟然说不出话来。

当兵的,服从命令。

可这命令,我真不想服。

后来我还是去了后勤。

虽然心里不情愿,但干活一向认真是我的习惯。

刚开始,我就是负责物资登记、分发,每天跟账本和工具打交道,日子过得平平淡淡。

可没多久,我就发现了问题。

连队的水鞋损耗特别厉害,鞋底总是穿不了多久就开了口。

我心里一琢磨,这样下去可不行。

于是,用自己的津贴买了一把鞋锥和一卷麻线,开始琢磨着自己补鞋。

刚开始手生,扎破了好几次手指,血顺着针眼往外冒。

心里也有点窝火,这不是自找麻烦吗?

可每次看到修好的鞋又能重新穿上,我心里还是有点成就感。

慢慢地,连队里的人都知道了。

鞋坏了,就拿到库房找我。

日子一天天过去,补鞋成了我的日常。

除了鞋子,我还开始学着缝补衣服。

施工服破了,我就拿裁缝针一针一线缝好,缝得再结实点。

大伙儿知道后,戏谑地喊我“补鞋补衣一把手”。

我不在意,反倒觉得心里多了一点满足。

可有些事,不是你一个人努力就能改变的。

那年冬天,连队接到紧急任务,要赶在年前完成一段坑道的混凝土浇灌。

可偏偏物资告急,施工服不够,水鞋也所剩无几。

连长急得团团转,跑到库房问我怎么办。

我也傻了。

看着空荡荡的库房,真是脑袋都大了。

可转念一想,角落里还有几包废旧帆布料和一堆破损的鞋底。

我灵机一动,连夜带着几个战友,用帆布改成简易施工服,又把鞋底拼拼补补,凑够了一批能用的装备。

任务完成后,连长拍着我的肩膀笑着说:“国生,你小子真行。”

我嘴角一咧,心里却有点感慨。

原来,后勤的活儿也能让人找到价值。

可真正让我重新认识这个岗位的,是一场意外。

那天,我正在库房里整理账目,突然听到外面传来急促的脚步声。

接着,有人喊:“国生,快去卫生队!你弟弟出事了!”

我愣了半天才反应过来,连忙冲了出去。

到了卫生队才知道,弟弟来部队找我,路上摔进了山沟,腿摔断了。

看着他躺在病床上,脸色苍白,我心里一阵刺痛。

弟弟哭着对我说:“哥,我是不是拖累你了?”

我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。

那天晚上,我彻夜未眠。

弟弟的事让我想起了家里的情况。

父亲早逝,家里还有年迈的母亲。

弟弟是家里的顶梁柱,可现在他摔成这个样子,以后该怎么办?

第二天,我请了假,连夜把弟弟送回老家。

临走前,连长拉着我的手叮嘱:“国生,家里的事处理好了,记得早点回来。”

回到家后,我一边照顾弟弟,一边帮忙料理家里的农活。

那些日子,我每天起早贪黑,心里却没一日安生。

弟弟的腿渐渐恢复了,可家里的重担却让我感到无比的压力。

有一天晚上,母亲突然问我:“国生,你是不是不想回部队了?”

我愣住了。

母亲盯着我,眼里有期待,也有担忧。

“你弟弟的腿还没完全好,家里又缺劳力,你要是真想留在家里,我不拦你。”

我摇了摇头。

“妈,我不能留在家里。部队需要我,我得回去。”

那天晚上,母亲默默地坐在灯下,给我缝了一件新军装。

我走的那天,弟弟拄着拐杖把我送到村口,红着眼说:“哥,你好好干,家里我会撑起来的。”

回到部队后,我更加拼命。

后来,团里搞了一次后勤评比,我们连的物资管理被评为先进单位。

我的事迹也被写进了团里的简报。

更意外的是,我还被提拔为团材料股的助理员。

临走前,指导员又拍着我的肩膀,笑着说:“国生,后勤工作重要吧?”

我笑了笑,点点头。

站在连队门口,我回头望了一眼。

心里默默想:这一辈子,能为战友和家人做点事,也算不枉此生了。